人刚到重庆,朋友立即问吃火锅了吗,言下之意到了重庆必须吃火锅。确实,重庆的大街小巷遍布火锅店,大多店面不大,但人头攒动。一口油锅,一碟蘸料,鸭肠、毛肚、牛肉、各种蔬菜,摆满一桌。三五好友,把酒言欢,吃着、喝着、聊着,重庆真是一座悠闲的城市。今天重庆火锅底料批发小编来也大家讲讲火锅的特征,喜欢吃火锅的你一定喜欢,了解火锅文化,做个有内涵的吃货。
1、火锅的食用性:
火锅可以食用,可以果腹,也可以让人获得快乐与满足。它能给人以力量,使人恢复体能,维持生命。这是它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最本质的功能。火锅的其他特征都是在火锅食用性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
2、火锅的民俗性: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一点在火锅上体现得同样明显。一方水土养一方火锅,全国各地的火锅各有不同,花样纷呈。而各地的文化习俗不同,吃火锅的方式也各异。
例如,在我国东北地区,主人在招待贵客时,火锅里的菜的摆法颇有规矩:前飞后走,左鱼右虾,四周轻撒菜花。即飞禽类肉放在火锅对炉口的前方。
走兽类肉放于火锅后边,左边是鱼,右边是虾,各种蔬菜点缀搭配。若是对待不受欢迎之客,则把两个特大的肉丸子放在火锅前边,后边是走兽类肉,示意其离去。
台湾客家人多在大年初七这天吃火锅,火锅用料中有七样食材是必不可少的,即芹菜、大蒜、青葱、芫荽、韭菜、鲜鱼、畜肉,分别寓意:勤快、会算、聪明好、幸福长久、年年有余、生活富足等。
香港人用自己的语言方式对火锅加以称呼,管重庆火锅叫“麻辣烫”,管澳门火锅叫“豆捞”,管韩国火锅叫“神仙炉”,管香港自己的火锅则叫“打边炉”。
在中国唯一的“火锅之都”重庆,火锅已成为城乡一大民俗特色,融入市民的文化生活中。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烫火锅,不论天寒地冻,刮风下雨,一年四季都在烫。
虽是麻辣风味,却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烫得更热烈,烫得更欢畅,成为一大城市景观和文化现象
3、火锅的特殊性:
因各地饮食口味各异,其火锅特点也不同。广东的海鲜火锅,以海鲜食材为主讲究的是味道鲜美和吃的情趣,食而不腻;江浙的菊花火锅,以鸡汤或肉汤为火锅汤汁,辅以肉、鱼、鸡等薄生片,和菊花一起涮着吃,清香爽神。
云南的滇味火锅,定要在火锅中放入云腿,食时配以香菇、鱼肉等生料,鲜味突出:东北火锅,飞禽走兽、山珍海味齐整,食材丰富,讲究排场,饶有风味;重庆火锅,原料多样、卤汤浓鲜、麻辣醇香,极富刺激性,受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人士的广泛喜爱。
在各地火锅中,重庆的麻辣火锅、北京的羊肉火锅、广东的海鲜火锅、山东的肥牛火锅、江浙的菊花火锅被称为“中国五大火锅”,尤以重庆麻辣火锅为甚,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4、火锅的文化性:
火锅遍及中国大江南北,可谓家喻户晓。其实,火锅是一种文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秉承的团聚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能一起吃火锅的人不是亲朋便是好友,众人围坐一圈,不仅品尝美食,还在这个过程中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此情此景常使人“穿越”时空,回想起那返璞归真的远古时期,人们围火而居,围火而食现,厦门大学教授、文化名人易中天对“火锅”的概念有深刻的认识。他说:“火锅不制仅是一种烹任方式,也是一种用餐方式;不仅是一种饮食方式,也是一种文化模式。
他还进一步为这种文化溯本求源:“火锅,大概就是对原始时代和古代战争中‘共火而食’的远古回忆吧!中国菜肴,无论煎、炸、蒸、炒,一般都是在厨房里加工完成后才端上桌来,只有火锅把烹调过程和食用过程融为一体,不但把锅端上桌来,而且让火贯穿始终。这不正是一种最古老也最亲切的方式吗?围在一起吃火锅的人,不是家人便是伙伴,不是兄弟,便是朋友,不是极富人情味吗?”
所以,吃火锅无疑是最温暖的、最生动的、最富有人文色彩的聚餐方式。我们常说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来两顿,人不就是这样吗,什么事都没有吃饭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