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庆火锅底料批发小编要来大家科普一下重庆火锅与重庆城,让你在吃火锅之余,顺便了解一下重庆火锅与重庆城的关系。
重庆火锅与重庆城有着天然的、浓得化不开的联系。重庆的万种风情都在这座由连二石(重庆俗语,名为条石或青条石)垒起、“爬坡上坎”的古城内外演绎得淋漓尽致。重庆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水码头,历来就是物资贸易的集散地和中转枢纽,也是西南地区出入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门户。1891年3月1日开埠后,其贸易的繁荣与商务的昌盛,远非西南其他城市所能比。
就拿当时开启的九道门来说,每日人来人往,特别是挑水的挑夫成千上万,在每个城门口都是日夜穿梭,来回奔走,煞是繁忙与热闹。
毛肚火锅所烫的毛肚源自南纪门。南纪门是长江上游来重庆城经过的第一道城门和第一个水码头,也是由成都到重庆主城的一个旱码头。南纪门对岸有“巴渝十二景”中的“黄葛晚渡”—一黄葛渡口,“海棠烟雨”—海棠溪渡口。两个渡口连接着贯滇、黔两地的渝黔古道,每天通过马帮运来的铜矿、中药以及牛羊源源不断。到清末主要是以海棠溪渡口为主了。
海棠溪码头的水运十分繁忙,场面也十分热闹。南纪门曾经是水运木材、牲畜等货物的集散地,后木材水运至更上游的黄沙溪码头,南纪门码头就成了蔬菜、牲畜等的集散地。码头靠西是屠宰业集中的川道拐,而城门内聚居了大量回民。
回族是一个十分讲究卫生的民族,处处突出“洁净”二字。回民禁食猪肉禁食一切动物的血,禁食自然死亡的动物以及未经阿訇宰杀的动物,不吃马、驴、狗等不反刍的动物及鹰、虎等性情凶残的禽兽,而多吃牛肉、羊肉。因此,重庆第一家屠宰牛的宰房就诞生在回族聚居的南纪门宰牲院,后迁至川道拐。重庆毛肚火锅的原料就在这里找到了源头。
重庆开埠后,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重庆城市的性质、地位亦随之发生变化。1921年,刘湘在重庆设立商埠督办处,任命杨森为督办,筹办市政。1926年,又改为商埠督办公署始进行城市建设和城区拓展。1927年,四川军阀依附南京国民政府后,又将商埠督办公署改为市政厅,潘文华任市长。1929年2月,经过第二十一军军部批准,正式成立重庆市政府,这是重庆正式建市的开始,并划定了重庆市的管辖范围。
为扩大市区范围及发展商贸,潘文华下令撤除了朝天门、临江门等城门,并在原城门外扩建码头,重庆从此走上城市的近代化建设之路。
对于重庆城发展成为近代城市的情况,美国人斯班赛在他于1939年发表的《变化中的重庆个古老中国城市的崛起》中写道:1891年重庆成为一个贸易港,外国人在重庆修建了高楼大厦,但外国定居者一直未超过200直到1925年重庆的主城区和郊区都未发生什么质的变化,尽管南岸的人口正在缓慢地增加。到1930年以重庆为中心的近代化建设已经入轨,至此重庆开始迅速变化。
正如作者所言,在1925年出版的新测重庆城全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主城区仍维持在上下半城。通远门以外,仍是一片荒莹。重庆的发展及变化正是在重庆城的近代化过程中开始的。与此同步,也正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重庆火锅开始大量走进餐馆,走近重庆市民。进入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重庆成为战时首都。国民政府的西迁和大量人员的涌入,使重庆火锅的发展空前繁荣。如今,已经直辖的重庆如虎添翼,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教育等全面发展,也带来全市餐饮业的大发展,火锅行业也不例外。
前面已述,重庆是江城,是山城,是火城。重庆有两江环抱,是江城:重庆四周崇山峻岭,城市居于江岸山崖边,行路得爬坡上坎,“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是山城;重庆是全国三大“火炉”之一,夏天酷热难耐,是火城。这三“城”,构筑了诞生重庆火锅的天然条件:山城巍峨的重山,犹如一尊尊林立的大鼎,江城奔腾的两江犹如滔滔不绝的鼎中水,火城犹如熊熊燃烧的烈火,为这座激情四射的城市助燃起沸腾。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重庆既靠山又靠江,两江四岸丰饶的物产,为天下第一的重庆火锅源源不断地提供着食材。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物产资源是造就一方饮食习惯及文化的关键因素。如此这般,重庆火锅诞生于巴渝大地且长盛不衰,就是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物产资源及饮食习惯四者和谐统一的结果。
在中国饮食烹饪文化的经典著作《吕氏春秋·本味》中,讲明了:烹饪的根本道理就是用水控制火。重庆由于有长江、嘉陵江环抱,所以,两江既滋润着这座城市又控制着这座大火炉不至于激情太盛,而是完美地做到了《易经》所说的“水火相济”,且水在火之前,控制着火,所以能水火相容。
受“重山重水”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的重庆人一定是“重情重义”的。因此重庆人历来以性格热情、豪爽、有爱心、重义气、耿直、豁达、率直而著称于世。重庆火锅也同样被赋予了这些色彩。
重庆火锅在重庆城的角色意识非常突出。它是重庆饮食文化的代表,是重庆美食舞台上耀眼的主角。重庆火锅能自成一格,不是一朝一夕就得来的,而是经过无数人的创造与传承而来的,是许多人智慧的结晶。
研究发现,人们的饮食习惯基本上是由人们生存的客观环境所决定的,这既包括了地理位置、水土、气候、物产等诸多自然环境因素,也包括了该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社会环境因素。既然重庆城本身就是一个大火锅,那么在这大熔炉及大都市里,几经迁徙、来自五湖四海、不同长相、不同方言、火辣辣的重庆儿女和谐地相融在一起,一定能把重庆火锅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正是由于重庆大山大川的地理环境养育着这么一批厚重、顽强、勇猛、朴素、自然的人民,才有了璀璨夺目的重庆火锅文化。重庆,这个由大山和大川组成的历史文化名城,其独特的文化自然而然托起了重庆火锅的一片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