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些帝王与火锅有一定情结,元世祖忽必烈喜欢吃火锅,有一年冬天,部队突然要开拔,而他饥肠辘辘,定要吃羊肉,聪明的厨师情急之中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烫之,并加调料、葱花等物,忽必烈食后赞不绝口。后来,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并赐名为“涮羊肉”。相传,明代文学家杨慎小时候随其父杨迁和,赴弘治皇帝在御花园设的酒宴。今天就和重庆火锅底料批发小编一起来看看关于重庆火锅的文化情结。
正因为由不同的文化构成,所以重庆火锅时时刻刻显示着多种文化情结。所谓情结,指的是一种感情的向往和寄托,即在无意识中总是不自觉地表现或展示着某种倾向和集体人格。下面将与重庆火锅密切相关的巴渝文化、三峡文化、山水文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码头文化、江湖文化及都市文化这八大文化的情结分别简述之。
一、巴渝文化
1.何谓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即诞生于巴渝地区,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演变而来的传统文化,它远至史前文明,延续迄今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南宋设“重庆府”开始,距今也近一千年。
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悠久的巴渝文化,巴渝文化,更多的时候是被用来总览所有的重庆文化。在这里,只是用它来代表重庆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人说重庆历史文化用“巴文化”指代即可,的确如此。
但“渝文化”也是古来有之,从战国的“渝之舞”“渝水”到宋代的“渝州”即可说明,且民国时期已开始有以“巴渝文化”来指代重庆历史文化的说法。因此,用“巴渝文化”来指代重庆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也基本合适。
2.巴渝文化的特征
巴渝文化具有质朴、大气、豪爽、粗犷、刚毅、勇猛的特征,但缺少文化积淀,这些特点在许多史籍中有记载。《华阳国志·巴志》说巴地“其民质直好义,土风敦厚,有先民之流”;又说其“风淳俗厚”“天性劲勇,锐气喜舞”“人多劲勇,少文学,有将帅才”以及“人多戆勇……少文学”等,不仅如此,还“其失在于重迟鲁钝,俗素朴,无造次辫丽之气”。
以上均说明,巴人历来憨厚而刚直,民风淳朴,但多少缺乏对文化的一种讲究。《晋志》记载巴人“人性淳朴,俗耻华靡”,即巴人淳朴,以奢华为耻。左思在《蜀都赋》中提及巴人“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武”,就是指巴人生性刚强、勇武好斗,在民歌民谣中都表现出其崇尚武功的禀赋。
隋唐时期,对巴人的评价也是“质朴无文,不甚趋利,性嗜口腹,多事田渔,虽蓬室柴门,食必兼肉”。直到清代,经过“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在重庆虽然形成了五方杂处的聚居格局,但巴人“质朴无文”“性嗜口腹”“食必兼肉”的特点如故,可见地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包容性及同化功能。
3.巴渝文化与重庆火锅
这种质朴、勇武的传统文化体现在重庆饮食文化特别是重庆火锅文化中,同样表露得淋漓尽致。一直以来,重庆火锅不拘泥于陈规陋习和世俗之见,只钟情于美味,形成“一锅一格,百锅百味”的特点。喜欢各种肉类,所烹制的菜肴粗犷、大气,筵席上、火锅桌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大气烫涮,丰富的菜式和粗犷的烫食方式都颇具张扬的个性。
不同的厨师和火锅调味师,根据对菜肴和火锅风味的不同理解,在大的原则不变的情况下,以“自我”为中心,结合自己的感觉烹制相同的菜肴和风味相同的锅底,也同样形成了“一菜百样”“一锅百味”的细微差别。孟子云:“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虽然人们都喜欢美味,也有相对一致的评价标准,但由于个体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对味道细微的认知差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或者说“众口难调”,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口味。正是厨师、火锅调味师的这些细微的差别,满足了不同食客不同的口味需求,形成了不同的认知群体,或曰“拥趸”“粉丝”,或曰“消费群体”。
你在街上问一百个不同的对象喜欢哪家中餐馆火锅店时,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答案。不同的店,总有不同的回头客即可以说明之。也正因为这样,才形成了火锅行业百花齐放的热闹景观和波澜壮阔的竞争场面。
曾几何时,重庆火锅由于只专注于对滋味的追求,而忽略了它的形式,如造型是否精致、装盘是否美观、经验是否有总结、文字是否有记录、品牌是否有推广等,所以只是给人一种“巴人善烹”,但缺少形式美和文化美的印象。
现在虽有改变,但还需大步提升,迎头赶上。拿巴渝文化相对照,可知这种风格与“质朴无文”“土风敦厚”“风淳俗厚”及“少文学”“俗耻华靡”“性嗜口腹”的传统是一致的。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及其对饮食文化特别是重庆火锅文化的影响之深远。